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贯彻以体为本,融合语言与体育,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我院学生为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提供赛事服务
发布时间:2023-12-12


b477d1544d56462e9b04adfaa3a114cf.jpg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在北京市首钢滑雪大跳台如期举行。我院20级口译班学生李婧如、唐思菊、王奕欣和22级研究生陈渝迪为本次赛事提供语言的采访及翻译服务。各位同学根据运动员的参赛经历、比赛场地条件、当天比赛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跟进采访工作,与运动员进行了友好交流。我院20级口译班学生施怡慧、赵旆玮、黄申悦,20级英语一班学生桑思卓为赛事提供综合新闻、发布会摘要、赛事前瞻的撰写及翻译服务。各位同学赛前准备充分,赛中认真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按时完成供稿任务。

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2023-2024 FIS Snowboard & Freeski Big Air World Cup Shougang-Beijing)是国际雪联(FIS)首次在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石景山首钢滑雪大跳台举办的高规模赛事,来自全世界的优秀运动员齐聚一堂。八位同学凭借真诚的工作态度,过硬的语言功底和体育知识,顺利完成本次赛事服务,受到组委会和运动员们的一致好评。我院学生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中,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文字翻译能力和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力求圆满完成工作的责任心、以及尊重和维护国家形象的担当。

在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今天,外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院将继续以学校的目标要求为指导,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体育资源和平台,发掘学院的多语种、多专业优势,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同时,将积极参与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翻译实践活动,让外语人才的影响力持续活跃在大型赛事和国际会议中。

工作感想:

王奕欣:这次工作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新奇的职业体验。我们需要主动地向运动员提问,在多家媒体争相采访的时候争取自己的提问机会,并且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快速出中英双稿。一开始真的担心运动员不愿意接自己的问题,不敢提问。但是,随着采访工作的推进,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每一位运动员都在认真且真诚的聆听和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很想用我们的文字记录下他们的可爱、鲜活以及他们身上敢闯敢拼的竞技体育精神。

紧张、有趣、充满挑战,这几个词我觉得可以很好的概括我们即时引语小组在大跳台的这5天工作。从不了解运动员、不太会提问题,到有针对性的准备问题和分工明确的采访、出稿,即时引语的工作节奏和任务量真的让我们小组的每一个人都在飞速的成长和进步,大家的配合也是越来越好。总之,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也很期待下一次的集体上班!

唐思菊:设计采访问题、跟进赛事、采访运动员、转录和翻译中英文稿,这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刚开始只能自己摸索着干,心里很没底,就带着和运动员真诚交流的心态来完成任务。好在大家一起合作帮衬,互相鼓励,我们逐渐适应工作节奏,在资格赛和决赛几日轻松上阵。

采访之余,我们可以看到训练和比赛过程,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体育,受触动于运动员之间的情谊。

我所接触的多是外国运动员,他们每一位都非常礼貌且谦逊,积极回应我们的问题,认真分享他们的感受,也会为对手的精彩表现鼓掌欢呼。

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顺利,有时候会出点小状况,但很多运动员都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全力投入赛场。运动员比赛如此,我们的工作亦如此。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不仅仅限于体育。

李婧如: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在资格赛后接受采访时说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对我来说都有着特殊、独一无二的回忆。”在那一刻,我竟也有着同样的感慨。此次服务滑雪世界杯同样也是我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第三次服务于中国冰雪项目。尽管已经是2023年年末,但回到这个曾经举办过冬奥的场馆,四处都还能感受到熟悉的冬奥气息。

这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单板及自由式滑雪项目的即时引语撰写,我们需要在运动员结束训练或完成比赛后,第一时间记录下他们的真实感受,并整理成稿,供各家媒体使用。工作期间,我们需要独立地完成问题设计、录音采访、听译转写、撰写成稿等一系列工作,工作量之大之强甚至一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在公开训练及正式比赛的5天时间里,我们小组团队共完成了152篇中英文双语稿件的撰写及翻译,看着一条条即时引语在记者朋友们的稿件中被采用,真的让我们成就感满满。

与此同时,这次的工作经验也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由观众化身为记者,从屏幕前走到混采区,以另一个视角参与到体育赛事中来,记录下冰雪中的热情。近距离地与运动员们接触、对话,比起记者与受访者,我们更像是逐渐熟悉的朋友,共享着喜悦和遗憾。他们对我们来说不再只是名单上的一串字符或是屏幕上的二维形象,我们可以在混采区记录着他们完成创新动作的激动,倾听着他们来到大跳台、来到中国的新体验,共享赛事乐趣,这些都是转播镜头难以叙述的故事。而在现场见证选手们的一次次尝试、创新,也让我们极大地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在采访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亚历山大·霍尔时他曾谈到,进行动作上的创新、挑战更高难度的技巧,不单只是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更多地是在挑战自我,挑战人类的运动极限。比赛场上与其说选手们是相互竞争的对手,倒不如说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伙伴,他们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用行动向我们展现人类征服冰雪与天空的勇气,展现携手同行的团结精神,我想,这正是滑雪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想要向观众们传达的精神所在。

很感谢这次的工作机会,让我们可以重温冰雪项目的激情,加深对竞技体育的理解。期待着下一次,能够在大跳台,与我们的朋友再会。

陈渝迪: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世界级比赛的赛事服务工作,得知有此机会,我既激动又紧张。为此我们前期做了许多工作:收集关于大跳台术语的资料、学习即时引语写作特点和格式、了解参赛运动员的获奖经历和近期请况等。即便如此,我们的第一天还是在仓促慌乱中度过。虽然我们组完成了组委会交待的采访篇数任务,但出稿效率不高,影响了稿件的时效性。当晚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吸取教训,重新规划后面几天的分工。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组的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帮助,配合默契,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得到了组委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即时引语是我们四位同学之前从未接触的领域,在这次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运动员的各种情况,列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其次,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照顾运动员的情绪,与他们保持友好沟通,采访问题也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最后,得到采访素材后,要第一时间回到工作间将录音形成中英双稿,并在一小时内上交。这一开始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时间紧迫,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大跳台和工作间的线路上来回奔波,在寒风中观察比赛情况,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采访机会。慢慢地,我们适应了工作节奏,无论是对场地、对工作内容、还是对各位运动员,我们都完成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转换。

通过采访,我对奥地利女子单板运动员安娜·加塞尔印象颇深。她18岁从体操项目转项至单板滑雪,在2018年拿下冬奥会历史上首枚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金牌,如今已是一名32岁的老将。今年她同样获得了该赛事的冠军,这是自北京冬奥会后,她再一次在首钢赢得金牌。从训练日到决赛,我们分别对安娜进行了三次采访,她温柔谦逊,每一次都给予我们热情回应。我也在和她的交流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她背后的故事。我为她向往自由、挑战自我的勇气所吸引,被她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折服,为她乐于接纳、善良谦逊的态度所感动。

她,他们,对我来说,不再只是纸上的名字。在某一时刻,我目睹了他们的精彩瞬间,我体会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为他们欢呼呐喊,我与他们感同身受。尽管赛事充满不确定性,运动员的目标和信念始终坚定,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不仅学习到了新的工作技能,也从精神上领略到各位世界顶尖运动员敢于拼搏、坚持不懈的魄力。

有幸能参加此次赛事服务工作,能和一些志同道合、团结友爱的小伙伴们一起,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打造自己国家的美好形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合照:

桑思卓: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体育赛事的翻译工作,我感到既新鲜又紧张。赛前我做了很多准备,查找滑雪术语、浏览相关新闻、观看滑雪赛事等。即便如此,第一天到岗的我还是手足无措,感到“捉襟见肘”。好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按时上交了稿件,但同时也看到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后面几天工作还算顺利,和同事们相处得也很愉快。闲暇时间我去现场看了比赛,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

总之,很感谢学院给我这次参与赛事的机会,我受益良多。往后的日子里还要继续努力,精进自己的英语水平。

施怡慧:我的工作是新闻发布会翻译。这份工作不仅要将中文新闻稿翻译成英文,同时也要记录和整理运动员在现场的英文发言,辅助中文写稿同学。这份工作极大地锻炼了我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高效工作的能力。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比较多,有时比较嘈杂,现场的交传也并不永远准确,这就需要我再次梳理运动员的发言,并翻译成准确清晰的中文,进而推动中文新闻稿的写作。同时,翻译新闻稿也并非简单的机翻就能完成,其中涉及的人名、专业术语和中国特色表达,都需要译者怀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处理,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跨文化传播。另外,新闻写作的时效性要求稿件写作者和翻译者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文稿,这对翻译的速度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此次经历,我不仅积累了语言方面的笔译经验,也对新闻和媒体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观摩发布会现场的交传也让我对未来的口译工作更加向往。感谢学院和北体传媒提供的宝贵机会,希望在未来还能有幸参与到赛时的新闻工作中。

黄申悦:  这次工作中我的职责主要是为赛后发布会的稿件进行翻译,与新传的同学互相配合,形成最终的稿件撰写。由于运动员来自各个国家,有时光是英语真的不够用,这也提醒我各种各样语言的价值。参加发布会的是每场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听到他们在发布会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喜悦,感恩,亦或是训练的艰辛刻苦,我在现场也为他们感到同样的快乐和感动。同样在比赛日,我也被大跳台这项运动所折服,无论是单板还是自由滑,都充满了自由和冒险的浪漫气息,所有运动员都显得那么自信,充满信心,令人神往。能参加大跳台的服务为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我从此喜欢上这项运动,以后我也会持续关注这项运动和运动员,期待有机会能够再次相聚!

d8748dc51d604b599b9d86a41be8bc7b.png

赵旆玮:首钢大跳台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在2022年冬奥会我服务于此,本次再次服务,见到22年同样在这里参与盛会的运动员、FIS官员和媒体,并与他们交流重返的感受,这让我无比激动,感受到冰雪运动的力量。

这次工作让我再一次深化了对于体育翻译的认识,在最开始自由式第一场资格赛上,我和搭档在紧凑的赛程中,写作、翻译与观看比赛很难兼备。大跳台项目因自由性与发展性也让术语及动作极为多样,术语对应的中文资料搜索条目较少,而新闻战报又需时效性,赛后官网结果中的缩写动作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机翻也无法提供帮助。最开始我们摸索着把首字母转写为英文,再翻译为中文(比如霍尔在决赛中的第二跳为x-l-TB-D-14-op-J,全拼为switch left tail butter 1440 opposite Japan,翻译为倒滑左转粘跳两周偏轴转体1440反向日本抓板)。

在第一场赛后我们迅速调整,在学校出版的冰雪运动词典帮助下,通过解说学习及国际滑联官方缩写,我整理制作出简易的语料库,覆盖自由式及单板的各种起跳、转体、抓板等要素,当场预测,并在每场比赛后整理出文档供战报、赛事周边及发布会使用。在战报的翻译与撰写中,我也进一步磨练了自己对于新闻的认知与嗅觉。同样这也是一次多样化的工作,让我探求媒体、体育及外语弥合的通道,并收获了珍贵的经验和友谊。

05af71f4ceec4a41b78d71fffeb482f7.png

2946bd42a5604fce9055338377175753.png